首页 > 管理 > 问答 > 管理经验 > 全面减少企业赋税多少,生产型企业赋税率多少

全面减少企业赋税多少,生产型企业赋税率多少

来源:整理 时间:2022-03-29 16:48:18 编辑:管理知识 手机版

企业怎样才能降低税款?

老板们应该都是期望节税的。因此,如何降低企业的税负,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偷税漏税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,而且随着金三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,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,这样做的风险也是与日俱增。所以,更多的企业在思考,如何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,来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。但是,其实很多企业也只是喊着节税的口号,甚至都没搞清楚自己的企业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筹划,就更谈不上具体的实施了。

1. 了解自己的企业。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深度的剖析是必不可少的。税收优惠政策千万条,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去年下半年开始,国家又出台了一大波的减税降费措施,企业需要研究自己的实际情况,才能够赶上这些税收红利。因此,要从企业的环境、规模、业务等多方面着手,来研究适用的优惠政策。环境上,看有没有国家普适性的优惠政策,或者地区性的优惠政策。

比如,国家对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以降至15%。地方上,可能很多园区是有优惠的税收返还政策的。从规模上看,是不是符合特殊的标准,比如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,那么可以享受低至5%-10%的税率。有些地方对于规模企业,所做出的贡献,可能给与更大的税收返还力度。业务是适用哪个方面的,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的低税率政策,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等。

所以,先要对自己的企业有了解,才能有的放矢。2. 专注细节,落地执行。大方向知道了,如果要将一个政策落到细节,企业还是需要花费相当的力气。以研发费用为例,现在采用“自行判别、申报享受、相关资料留存备查”的办理方式,但是企业的风险并没有减少。企业是否应该申请加计扣除?如果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还要不要申请?企业的哪些活动跟研发的优惠相关?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。

此外,如果要申请优惠,还需要考虑企业的信息化活动里,哪些是符合研发活动的标准的,研发的工作程序是否都有文档,有没有按照项目及时、准确归档费用等等。这些都可能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。因此,有些优惠政策不是想用就能用,一定要做好细节。3. 聘请专业机构。专业机构对于税收法规的运用有相当的实务经验,并且也会以专业的角度和税局沟通。

之前有一家外企,在与境外关联方的跨境服务协议中,一直是按照6%的税率缴纳增值税。后来,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,根据2016年29号文,帮企业做了免税备案,并申请退税成功300多万(当然,也做了相应的进项转出)。在这笔业务中,企业付给专业机构的服务费是远小于这个数字的。因此,企业在觉得自己力量有限的时候,可以考虑适当引入专业机构,完成税务的筹划。

如何降低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?

降低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,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所会面对的问题。这是其实是两个问题,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税种,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也完全不一样。降低企业应交增值税对利润的影响。首先,我们知道增值税是一个价外税,增值税其实对我们的成本没有影响,也不影响利润,真正影响利润的是上缴增值税后,需要再缴纳附加税,附加税对利润是有影响的。

我们用案例来说明,为简单计算,我们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0%。购入水泥1吨,含税价500元/吨。将购入的1吨水泥出售,含税价600元/吨。大家是不是认识,这里我们是赚了100元利润。实际并不是。案例这一张图,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赚到的100元里面,属于我们的利润为90.91元,而余下的9.09元,是要上交到税务局的增值税。

同时,在上交增值税的时候,税务会要求我们上交三项附加税,这三项我按10%进行综合计算的(城建税根据公司所在地的城建规模不同,税率不一样,这分7%、5%、1%三种档位),这里我们再上交了0.91元,最终,我们的利润总额为90元整。这90元,就是我们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了,上交22.5元(企业所得税率25%),最终我们的净利润是67.5元。

从案例我们看到,就增值税而言,影响利润的是附加税。附加税是由应交增值税计算的。应交增值税=销售税额-进项税额这里能影响应交增值税的,就是进项税额了。那么,我们企业只要取得足够的进项税额,应交增值税就少,从而附加税也就少了。进项税额,来自于增值税专用发票。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去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,并且,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越高越好。

降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=利润总额 X 适用税率从公式我们就知道,乘号的两边都影响最终的结果。适用税率的影响首先,适用税率目前主要有25%、15%两档。15%是优惠税率,这需要企业满足一点的条件,比如,西部大开发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,企业只有能达到这条件,就可以享受这税率。利润总额的影响不能达到,就只有从利润总额入手了。

利润总额来源于营业的经营利润,而经营利润需要能过去税务的审查,如果企业的成本不符合税务要求,就可能会增长企业所得税。比如:我们外购的材料,如果对方告诉你,不开发票,我们可以给你优惠50元/吨,假设你购入了10吨,单价从1050元/吨降低到了1000元/吨,交易过程,企业节约了500元。但税务不认可未取得发票的材料作为成本依据,那么这1000X10=10000元的材料要全部从成本里调出,那就将增长企业10000元的利润。

增加的应交企业所得税=10000X25%=2500元。企业表面上赚到了500元,但企业所得税增加了2500元,最终造成利润减少2000元。这说明,企业要想降低企业所得税可以从下面做:1.成本、费用的取得真实有效。2.正确使用税前扣除标准。税前扣除对业务招待费的要求是不超过营业收入的0.5%,按发生额的60%。

税前扣除对职业福利费的要求是工资薪金的14%税前扣除对广告宣传费的要求是营业收入的15%-30%等3.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。总结1.增值税本身不影响利润,影响利润的是缴纳增值税的时上缴的附加税。2.企业所得税是根据公司盈利按适用的税率来上缴的,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是从适合税率上努力,争取能获得优惠税率,另一方面按要求在规定范围内核算相当费用。

制造业税率由16%降低至13%,意味着什么?

在最新的工作报告中,管理者提出要全面减负降低赋税,其中,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制造业的增值税率从16%降低13%,对企业来说,应该是不小的利好消息,要知道上一次税率调整,从17%降低到16%,大概就是意思一下,如今3%的比例相当于千亿元的总税收,足以看出国家鼓励实体经济的巨大决心。众所周知,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经营制造业日益艰难,基本上徘徊在损益点,稍微不注意就会亏得一塌糊涂。

因为制造业是重资产行业,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,包括土地、设备、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,只有等到出货完成之后,才能统一收回成本,于是,资金流管理就成为制造业非常重要的技能,大型企业如富士康、比亚迪等等都会设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,做投资规划以及财务追踪,同时,他们依靠自己的影响力,可以更轻松地获得地方管理者的照顾,在土地、税收和人力招募方面都能获得相应的优惠,如比亚迪在某省会投资建厂,条件是希望管理者能够帮助其推销自家的电动出租车,双方一拍即合,城市的繁华地带快速建起充电桩,大量的绿色电动车穿梭在本就拥挤的街道中。

当然,这些大型企业也必须完全按照法律缴纳足额的税额,如一个富士康中等规模的产业园,仅2018年就向地方管理单位纳税接近30亿元,而更大型的园区如郑州、深圳、成都、上海等所纳税额,早就接近天文数字,所以,本次减税对大型企业来说完全是利好消息,他们的资金管理将会更加灵活,经营空间也会变得更大。相比之下,中小企业则是喜忧参半,税率下降自然有利于企业经营、资本管理,同时,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,但管理者之所以有此决策,背后的原因一定是严肃立法,一些偷税漏税的行为有可能遭到非常严厉的打击,总的来说,这绝对是正确的事儿,旨在甄选出最优质、最具生命力的企业,淘汰投机企业,而非大家一起违法,劣币驱除良币。

税率变13%,中国制造离损益点更远了?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企业,而且有着很强的投机性,虽然制造车间里不乏高精尖端的设备,但太过于依赖客户订单,使其更像一笔纯粹的生意。在这个大逻辑下,谁能平衡好资金流,谁就能领先一大截。简单来说,制造业资金的管控点包括前期投资成本、库存、客户的回款速度以及税费等行政成本,实体业难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金流通管理,如前期投资购买的设备,每天都在折旧,于是,制造业想出很多提高设备嫁动率的办法,如白夜班运转甚至24小时生产,更难处理的是,经营者必须保证订单的连续性,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最大的价值,同理,土地、物料、人工等资源也都需要类似的条件,才能发挥最大价值,但真正的事实是,没有哪一家的制造业有绝对稳定的订单,加之,制造业深处产业链条最底端,任何上游的问题都会伤害制造业的生产效率,破坏资金的利用率。

其中,最经典的案例就是iPhone订单的变化,早些时候,苹果统治着消费市场,给到制造代工商的订单是稳定而连续的,如此优渥的环境下,各项资源、资金都能得到充分利用,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,日子非常舒服,但随着华为、Vivo崛起,苹果再难掌控消费市场,库克必须要趁着消费者还有热情的时候,把手机制造出来,而一旦消费热情衰退,给到代工商的订单就会大幅削减。

此外,苹果定价策略的失败导致订单锐减,这些都会影响制造业的利润。早在2012年的时候,就有业内人士透露制造一台iPhone的利润率仅有2%,濒临在损益点,稍微出一些差池,企业就陷入亏损境地。现在,制造业的税率一下子降低3%,算是给到富士康、比亚迪等大型企业非常大的利好,流动资金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,从而在投资、研发以及人才培训方面衍生出更多更新的操作办法。

全民缴税,杜绝“劣币驱除良币”?管理者调整税率,一方面要给制造业松绑,让他们有更大的经营空间,另一方面也是在释放信号:中国即将进入严肃的法制时代。此前缴税比例高,逼得中小企业逃税,坦白讲,在高税率时代,中小企业要么逃税,要么直接亏损倒闭,正是有如此悖论存在,才使得中小企业长期铤而走险,而管理者心知肚明,常常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而已。

如此默契的关系看似高明,但长久来说,对中国制造业是一种极大的伤害,中小企业逃税、不走审批流程、不给员工交社保,这些行为都被暧昧地纵容,他们的成本就会有很大优势,在抢订单,圈资源的时候都领先一步,反倒是,那些想要走正路,想要遵纪守法的企业,却无法生存下去,或者只能借助管理者的力量来经营,渐渐形成“劣币驱除良币”的恶性循环:既然违反劳动法或者税法的代价不高,咱就铤而走险,但却始终冒着被查处风险,不免生出“打一枪,换一个地方”的想法,于是如你所见,中小制造企业更愿意把“服务客户,满足出货”看成是一笔笔的生意,而非一项事业,只求眼前有肉,不问前路如何。

现在税率由16%降低到13%,未来有可能会继续降低,但毫无疑问,管理者之于逃税行为的容忍度会越来越低,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将会发生本质的改变。以前的环境看似优渥,给中小企业逃税的机会,但实则是给其留下了非常危险的后路,正因如此,中国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只是一些小作坊,莫说是百年企业,连一块响亮的招牌都留不住。

有人说企业一年300万的利润要缴纳40%税金?如何筹划并再提升100万的企业利润?

企业一年300万元的利润,税前利润300万元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不足10%,何来40%的税金?从绝对值分析,企业所得税不足30万元,全部税金返还给经营主体,何来提升100万元企业利润?现行税优政策力度和广度这么大,心思不放在经营管理上,尽动歪心思!一万个嫌弃!一、题中信息分析企业一年300万元的利润反映的企业信息有限。

从经营主体分析,基本所有的组织形式都有可能!从涉及增值税的应税金额看,从年营业收入300万元 到无限大均有可能!根据有限的信息,我们可以从销售比例分析其平均税负!二、涉税费事项比例分析1、增值税3.5%根据2018年度公布的主要行业增值税税负分析,除特殊行业,绝大部分行业的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普遍分布在3.5%左右!2、增值税附加0.21%以增值税为税基征收率12%,乡镇等部分地区实际低于12%。

自2019年1月1日各省公布优惠措施优惠50%,实际征收率低于6%!计算一下占销售收入的比率=3.5%X6%=0.21%3、企业所得税3.48%从近年来二级市场可查的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分析,净利润率普遍低于10%。题中一个会计年度赚钱300万元,排除银行的可能性。本文选择13.91%的净利润率,选最高档企业所得税25%为例,计算企业所得税占销售额比例=25%X13.91%=3.48%4、社保费(五险一金)23.50%本文选择劳动密集型企业,且全员缴纳社保的情况下为例!生产型企业根据不完全统计,人工成本大约在10%左右。

本文用上限数据,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50%来计算社保费!五险一金,企业承担部分占销售收入比例=50%X47%=23.50%!实际工作中,全员全额买保险?人工成本能高到50%?5、主要税费汇总增值税3.5% 增值税附加0.21% 企业所得税3.48% 社保费(五险一金)23.50%=30.69%主要税费选择顶格或定格的比例计算。

何来40%的税金?三、“筹划并再提升100万的企业利润”近来老听到这样的口号,具体是什么目的,惰于追究!多少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主,在这种不绝于耳的口号声下,变得异常浮躁!小指头动动筹划,100万现金从头而降,还要干活吗?老一辈创业者的优良传统,在人心浮动下,渐行渐远!?笔者不是专家,只是一名深耕于中小企业的一名普通财经工作者。

文章TAG:全面减少企业赋税多少生产型企业赋税率多少全面减少企业

最近更新